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
科创板深化改革迎来重磅举措。
6月18日,中国证监会发布《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》(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提出,将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,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、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、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、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;同时,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,推出6项重磅改革。
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,在当日举行的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,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,将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,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。6个小时后,科创板深化改革的“1+6”政策措施正式落地。
《意见》在持续抓好“科创板八条”落地实施的基础上,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,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,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、适应性的制度改革,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,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。
6项改革措施包括: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,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;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,进一步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;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,支持人工智能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;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;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;健全科创板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。
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,全面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,主动适应境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科技型企业现实需求,以在科创板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,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,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、适应性的制度改革,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,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。
同日,上交所就同步制订的2项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,分别是《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——科创成长层》《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——预先审阅》。除此以外,上交所还在研究制订修订相关的业务规则,后续将向市场发布。
据了解,六年来,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,2024年,这54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.79亿元,其中26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。六年间54家公司中累计有22家企业上市后实现盈利,成功摘掉了“未盈利”的帽子。六年来,这54家企业依托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,累计投入研发共计1639.25亿元,20家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。
上交所强调,科创成长层建设过程中,将牢牢把握科创板“硬科技”定位和科创成长层定位,更好统筹投融资动态平衡,把好发行上市入口关,稳妥有序推进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,高效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展。
责编:Z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