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中免二季度盈利6.62亿近8年最差   市值蒸发6400亿推“免税+”谋突围
商报| 2025-07-28 07:28:08

消息 ●记者 沈右荣 实习生 赖海军

旅游业景气度持续攀升,中国中免(601888.SH)经营业绩持续承压。

7月25日晚,中国中免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让人大呼“意外”。业绩快报显示,上半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1亿元,同比下降约10%;归母净利润约26亿元,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%。

备受关注的是二季度,其归母净利润约为6.62亿元,同比降幅超过30%。

记者发现,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.62亿元,是中国中免2018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,也是公司进军免税业务以来最差业绩。

中国中免表示,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呈现企稳态势,公司在海南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。下一步,公司将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发展,拓宽“免税+”边界,推动中免健康自有品牌创新发展。

做“免税+”文章,中国中免能否借此突围,尚待市场及时间来验证。二级市场上,尽管近期股价有明显回升,但相较历史巅峰时的403.78元/股,目前的股价属于低位。对应的市值1408亿元,较巅峰时蒸发了逾6400亿元。

季度营收净利再现双降

中国中免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绩单。

根据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,2025年上半年,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281.51亿元,同比下降9.96%;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、25.93亿元,同比下降20.81%、19.90%,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均高于营业收入。

根据一季度报告,2025年一季度,中国中免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67.46亿元,同比下降10.96%;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.38亿元、19.36亿元,同比降幅为15.98%、15.81%。

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,半年度营收净利也为双降,且降幅超出一季度,说明问题出在二季度。

根据一季度报告及半年度业绩快报,二季度,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14.05亿元,同比下降8.45%;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.62亿元、6.57亿元,同比下降32.17%、30.03%,均超过30%。

由此可见,2025年一二季度,中国中免营收净利连续双降。

单纯观察二季度,归母净利润、扣净利润均为6.6亿元左右,这是2018年同期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
从上半年的整体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来看,也是公司2021年其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
2024年,中国中免的经营业绩也承压。当年,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4.74亿元、42.67亿元,分别同比下降16.38%、36.44%。

对此,公司在年报中解释,业绩下滑,主要是受市场环境及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。

中国中免主要从事以免税为主的旅游零售业务,包括免税商品零售和提供相关旅游服务等,其中,商品销售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,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8%。

公司商品销售业务还分为免税商品销售和有税商品销售,2024年,对应的收入分别为386.66亿元、170.95亿元,同比下降12.58%、23.49%。

2025年上半年,商品销售业务情况如何?公司在业绩快报中没有具体披露。

在业绩快报中,中国中免表示,上半年,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呈现企稳态势,公司在海南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,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。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,存货周转率同比增长10%。

拓宽“免税+”边界谋破局

经营业绩接连下降,中国中免将如何突围?

2009年A股上市以来,中国中免曾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。

中国中免的前身是中国国旅,大股东为中国旅游集团,主营业务为旅游。从2017年,公司开始整合,相继收购了日上中国、日上上海、海免公司等三家核心公司,合计耗资超36亿元,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。2019年,公司剥离了传统的旅行社资产,转型为一家以免税为主的旅游零售业务的公司,主业包括免税商品零售和提供相关旅游服务等,公司随即更名为中国中免。

中国中免一度被市场称之为“免税茅”,这与其经营业绩及二级市场上的股价走势相关。

2016年,中国中免的营业收入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.90亿元、18.08亿元,历经不间断增长,到2021年,公司营业收入、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676.76亿元、96.54亿元。

也是在2021年,中国中免在二级市场上风光无限。当年2月18日,公司盘中股价一度达到403.78元/股,较2020年2月18日的收盘价80.20元/股上涨了4倍多,市值逼近8000亿元。

然而,近几年,中国中免的经营业绩、股价均明显下滑。近期,中国中免的股价有所回升,7月25日,公司收盘价68.05元/股,较2021年的巅峰时下跌了逾80%,目前的市值约1408亿元,较巅峰时缩水了逾6400亿元。

目前的免税品市场,中国中免的垄断优势正逐渐丧失,市场竞争加剧。

公开数据显示,目前,海南有12家免税商店,中国中免占了6家,其优势明显。

但是,出境消费分流、国货品牌挤压免税市场份额以及客群更加追求性价比等因素,再叠加市内免税店的兴起,也对中国中免的优势产生了影响。

2024年8月,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,在武汉、广州、成都、深圳、天津、西安、长沙和福州8个城市,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。此前,在北京、上海、青岛、大连、厦门、三亚已分别设有6家市内免税店。

6月28日,在试营业近一个月之后,由王府井与武商集团合资运营的武汉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,吸引了不少消费者。

免税市场竞争加剧,中国中免将如何突围?

在业绩快报中,中国中免表示,公司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发展,在深耕免税业务的同时,积极拓宽“免税+”边界,并利用独家、首发、联名定制产品激发消费活力,推动中免健康自有品牌创新发展。

目前,中国中免尚未披露“免税+”业务经营成效。

产业转型,中国中免拥有财务优势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公司货币资金高达396.84亿元,有息负债46.18亿元,一季度的财务费用为-2.03亿元。

中国中免能否借力“免税+”成功突围,将是一次考验。

责编:ZB

精彩推荐
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
05-19
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“特斯拉速度”成为“上海速度”常态
05-18
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
05-11
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、年轻化的选择
04-20
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“预售抢购模式”及“两级火箭渠道模式”
04-20
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
04-17
热点推荐
五六天后: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“保驾护航”
06-08
谜茵焕肤精华: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
06-08
草本与咖啡的结合——品晟咖啡强势登场
06-08
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|大有机会博10%的收益,来不来?
06-08
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?
06-08
TMALL@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,用脑洞致敬生活!
06-08